穿越古今 以王勃视角看今日滕王阁
中国网 2024-10-16 13:57:06

唐上元二年(675年)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玙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也参与阎伯玙的宴会。这位当世才子毫不推辞,顷刻之间挥笔成文。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千古绝句而出,文惊满座,阎伯玙也大喜过望,于是声情并茂的《滕王阁序》成为传世名篇。

当时的滕王阁阁高九丈,共3层,阁东西长有八丈六尺,南北宽四丈五尺,还有两亭,南边的叫“压江”,北边的叫“挹翠”。后又增建“迎恩亭”,为接恩诏拜御赐之地。阁中有诗文、碑拓、图画等。我所作《滕王阁序》“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亦高悬阁内。

若王勃,得以穿越时空的界限,立于今日的滕王阁之上,心中必是感慨万千,既惊异于时代之变迁,又欣慰于文化之传承与发扬。

如今的滕王阁景色远胜于昔。自南浦公园至滕王阁之间有1800米长的沿江绿化带,在阁下西侧有绿沙洲,此即诗中“江渚”。而下望赣江,波光粼粼,与西山隔岸相对,暮色之中,偶见鹜飞其间,此即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原来洪州八景的“南浦飞云”、“章江晓渡”、“龙沙夕阳”等景观至今犹在。如在春夏之交天清气爽之时登阁远眺,庐山五老峰、大日山依稀可见。

放眼四望,昔日那历经风雨沧桑的江畔孤阁,如今已焕然一新,依旧矗立于赣江之滨,气势恢宏,更加彰显出古今交融的魅力。高楼耸立,琉璃瓦闪耀着现代工艺的光芒,光影四射,而飞檐翘角间,似乎还能捕捉到唐风宋韵的飘逸。

漫步于阁内,不再是往昔文人墨客即兴赋诗的简陋场景,而是成为了一处集展览、研究、旅游为一体的文化殿堂。墙上挂着的不仅是历史的画卷,更有现代艺术家们对滕王阁新的理解与诠释,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诗词与现代艺术交织的回响,在时空的交错中悠扬。

站在观景台,赣江之水依旧浩荡东流,但两岸风光已是大不相同。高楼大厦矗立如林,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让人不禁猜想,若王勃以今日之视角重写《滕王阁序》,又该如何描绘这盛世繁华?

或许,他会将科技与人文并重,将古老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城市的活力相融合,让文字间流淌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有未来的希望。更令人欣慰的是,滕王阁不再仅仅是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或赞叹于建筑的雄伟,或沉浸于文化的深邃,共同见证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勃虽已远去,但滕王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更感念于今日之盛世。愿滕王阁永远屹立不倒,成为中华文化永恒的符号,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共创辉煌。(张平)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