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瑞雪初霁,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2024年会员大会暨践行“两个结合”传承传统文化交流会日前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了2016年以来文化传承委员会推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谋划了未来几年发展思路,并举办了专题讲座。原中央防范办副主任高以忱、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霍岳军出席并讲话,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张孝德作工作报告,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柴智主持会议。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组委会主席、北京生态农业产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重庆市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会筹委会主任刘首文应邀出席。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张孝德所作的《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确立了文化传承工作委员的宗旨与使命、目标与定位、原则与共识,审议通过《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会员管理规定》,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秘书长,确立了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新的组织构架:特聘专家组8人、学术专家组14人,秘书处下设办公室、宣传外联部、研究部。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霍岳军在讲话中对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201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新当选的理事、常务理事及各位班子成员表示祝贺,鼓励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让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时代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高以忱在讲话中指出,工委会自成立之日起,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两个结合为核心,一路探索、是砥砺奋进,能有今天这个局面,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同志们的不懈努力分不开,但也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行稳致远的好就得充分发挥平台的力量。未来我们工委会,将进一步团结、凝聚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为热爱并意愿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的人和单位保驾护航。
在当天下午的讲座中,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吕明晰围绕《落实两个结合担当初心使命》做了专题讲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张孝德以《“文化+创新”引领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题做了讲座;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孔子基金会特聘专家、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齐善鸿做了《中华道统与研究和传承中的原则》讲座。
会上,刘首文被选聘为工委会学术专家。
刘首文在发言时指出,奋力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刘首文说,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破解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难题的出路与创新,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新时代不断深化“两个结合”,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关键引领作用,可以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应坚持与红色文化融合创新发展,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协调发展,用文化力量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柔性支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萌芽于中国乡村,乡村是东方文明发展的根基,新征程面临新挑战,应该持续深化“两个结合”,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为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强势赋能;要继续深入做好中华优秀传承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研究,让乡村回归乡村,进一步探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地、创新、发展,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统一,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统一。
刘首文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勇担文化使命,为乡村全面振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大会还对2024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一是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继续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市县、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工作;二是做好传统文化重大理论与咨询研究工作;三是在坚持科学态度、法制理念、系统的思维的原则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宣传与普及工作;四是做好传统文化专家人才库建设工作,成立三个方面的人才组;五是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的信息网络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