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价值的再定义——简评《增补21世纪国富论》
中国网 2023-05-08 13:58:32

企业是什么?应该确立怎样的企业价值标准?“公益资本主义”的首倡者,日本Defta Partners财团董事长原丈人在《增补21世纪国富论》一书中,透彻分析了秉持“企业仅为股东之所有”观点的美式资本主义(书中也称为“股东资本主义”)的发展终点必然是泡沫与毁灭,同时从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深度阐发了兼具社会责任感和世界人文关怀的“公益资本主义”理念,倡导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人类幸福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目光开展经营投资。该书最初由日本平凡社于2007年出版发行,2013年修订再版,两个版本都曾被译为多种文字畅销日本和欧美,中文版于2022年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首次独家出版发行。

《增补21世纪国富论》开宗明义指出:“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有可能把一切对社会有益的企业推向深渊。”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原丈人就尖锐地指出美式资本主义极端注重短期收益和现实利益的弊端,批判其本质是“股东至上主义”和“市场万能主义”合体而成的“金融投机主义”,必然滋生市场泡沫而最终破灭,而这也正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元凶。由于资本市场对股票价值、股东价值的利益诉求,美国企业的价值取向完全体现为对市值最大化的追求,从而造成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让企业经营者成为资本的奴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需要周期和承担风险,如果仅仅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将为了迎合股东渴望短期高回报的诉求而追求短期利益、做出短期性决策,不仅会导致劳动分配率的低下,更重要的是短期逐利行为将使企业难以长期维持,更谈不上创造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价值、培育引领产业变革的创新性骨干企业。例如,经济学中的内部收益率指标(IRR,inter rate of return),就是为了投资者而设计的,在获得同样利润的情况下,获得利润的时间越短数值越高。如果用这样的指标衡量支撑着实体经济的产业,那些需要较长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就得不到开展。股东会转变企业的经营导向,与其从零开始进行研发,不如通过兼并、收购,以股东分红的形式返还利润,来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另一方面,当投资与获利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时,投资就变成投机。投机者为了催生泡沫短期套利,必定大搞零和博弈,每次世界性金融危机都是零和博弈的结果。这种危机一再爆发,少数人因此获得更加巨额的财富,同时导致原本作为中产阶层的其他大多数沦为贫困阶层,财富总量也并未增加。纽交所上市企业的股东股票的持有时间就是证明。在1960年,股票平均持有时间是8年,之后逐年降低,到2005年以后持有时间已不足1年,股票沦为了投机者们牟取利益的手段。原丈人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假设100个人每人拿出1万元参加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最后只有1个人赢得100万元,其余99人分文未得。游戏前后100万元的总额毫无变化,游戏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与财富,改变的只是财富分配的方式。

原丈人在批判美式资本主义“股东至上”理念的基础上,用“公益资本主义”的框架对企业的价值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所谓“公益资本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员工、顾客、社会、环境、地球等的利益;另一方面,“公益资本主义”是一种用长远的目光进行经营投资活动的机制和理念。他认为,不能将企业简单地看作是股东牟利的工具。企业应该是社会公器,企业家应该发挥首创精神,从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人类幸福的角度,以更长远的目光进行经营投资,将积余的财富用于新的技术革新,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为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地球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作出贡献,由此而获利的企业才更加幸福。为此,他提出了企业价值标准的具体指标:一是财富分配的公平性,即企业经营所得的利润和财富必须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企业利益相关者,劳动者的收入所得必须与其贡献度相匹配。二是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即不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重视中长期目标。三是企业的可改善性,也就是企业能否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增补21世纪国富论》不仅仅是作者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所设计的改革蓝图,书中对“引领世界经济的骨干产业”和“引发产业根本性变革的核心技术”的前瞻性擘画,对发展中国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成长主角的大胆预测,对“知识型工业产品”研发必须追求具有根本性、颠覆性的思维变革和创造力的着重强调,对从虚业向实业转移的坚定执著,以及以其亲身经历对企业家精神的生动诠释,对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现实启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  刘韫劼)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