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循迹大别山精神 讲述大别山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04 09:15:46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


大别山精神推普队在七里坪调研合影

近日,作为教育部、团中央认定的全国大学生推普队伍和红安县文旅局聘任文旅志愿服务团队,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精神推普队再度深入“将军县”红安,以“大别山精神研学+语言实践”为核心,通过专题培训、实地调研、故事宣讲等活动,持续深化“普通话推广+大别山精神传承”双赋能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力。

学思践悟:解码大别山精神时代内涵

7月28日下午,推普队首站抵达“中国红军第一镇”七里坪镇,参与《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专题讲座。

推普队同《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主讲人何光耀合影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大别山精神是璀璨航标,与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共同汇成精神大河。”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何光耀强调,宣传需避免理论说教,应聚焦红安等核心区域,以建党元勋、开国将军、革命群众及新时代践行者为线索,构建生动的精神传承体系。

交流中,推普队队长周东霖介绍团队前期红安实践基础:“自7月中旬首赴红安以来,我们已完成专家访谈、黄麻纪念园研学、伟杰现代农业公司产业调研、乡村红色遗迹走访、街头商家访问、朝阳社区‘推普小标兵’培训等6项活动,覆盖百余名青少年及50余户商户,收集到‘红色讲解需方言辅助’‘电商直播盼普通话培训’等23条一线需求,为此次深耕奠定实践基础。”

推普队队员现场与参加活动的朋友交流大别山精神内涵

推普队指导老师张新刚补充团队成果:“从7月4日启动实践至今,我们已在黄冈颁发近400份‘推普小标兵’证书与近100份‘推普小标兵之小小讲解员’证书,通过与游客、商户、企业的深度对话,探索出‘普通话推广+大别山精神传承’的融合路径,此次红安之行将进一步细化落地。”

推普队给参加现场公益培训的小朋友颁发“推普小标兵”证书

何光耀对团队工作予以肯定,寄语道:“希望你们扎根乡镇一线,将‘推普小标兵’培育与红色研学结合,针对“红色农文旅”等场景开发特色课程,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市场的‘桥梁’、传播精神的‘扩音器’,沉淀可复制的‘黄师经验’(“黄师”为黄冈师范学院的简称)。”

循迹长胜街:在革命遗址中锚定实践方向

29日上午,推普队沿七里坪镇长胜街开展“循迹大别山精神”实地调研时,同步走访老街20余家商户,聚焦普通话在红色旅游经营中的实际作用。红安县文化和旅游局讲解员王川介绍说:“这条承载着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等红色记忆的古街,留存着鄂豫皖特区苏维埃银行、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等革命遗址。”

推普队听文旅局讲解员王川现场讲解示范

“七里坪是143位共和国将军的故乡,也是鄂豫皖苏区早期政治军事中心。”团队成员、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这个理之大别山精神》项目负责人姚娟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前示范讲解,“这里的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坚守信念、团结奋斗’的密码,正是我们推普工作要传递的精神内核。”

调研中,队员们重点与商户交流普通话使用对经营的影响。在一家经营手工布鞋的店铺,店主陈阿姨谈及感受时坦言:“我这年纪,普通话要讲得完全标准确实难,但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必须把布鞋的‘红军鞋渊源’‘手工纳底工艺’说清楚。哪怕口音重些,也要让人家明白咱这产品的红色故事——这不仅是做生意,更是给游客讲咱长胜街的历史哩。”

推普队与长胜街商户交流调研普通话的作用

推普队与商户交流调研流传在长胜街有关大别山的故事

队员们通过走访老街商户、记录红色故事,进一步完善“革命遗址普通话讲解词库”,补充“郑位三发动群众”“吴焕先筹粮支前”等本地化故事12则,为后续精准推普积累素材。王川在看到这些内容时激动地说:“这哪是补充素材啊,是给我们红色讲解装上了‘扩音器’,让大别山精神能顺着普通话的桥梁,传到更多人心里去!真盼着这些讲解词早日用上,让这条老街的红色记忆活得更鲜亮!”

红安县文旅局局长黄发文在与推普队交流时说:“长胜街的每一家商户都是红色故事的‘活载体’,商家的营销话术与景点讲解不能各说各话。比如卖布鞋的陈阿姨讲‘红军鞋’的来历,要和我们讲解‘吴焕先筹粮时战士穿布鞋行军’的故事相呼应;卖苏区文创的店主介绍产品,得能接上《黄安瑶》‘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历史。只有让商户的话术与讲解内容都紧扣长胜街的革命故事和大别山精神,才能让游客从进店到参观一气呵成感受到精神脉络——这既是推普的价值,也是文旅融合的关键。你们整理的讲解词库和商户话术指南,正好能帮我们打通这个衔接点。”

童声传情:红色故事里的推普实践

29日下午,推普队联合红安县新华书店、多宝儿童之家共同举办“大别山故事我来讲”活动,来自实验小学、将军城小学、东方小学等校的40余名小朋友参与其中。活动延续前期社区培训模式,队员匡锦坤、龙秋蓉等开展30分钟普通话公益课堂,以“舌头像红安大布溜子(梭子)一样灵活”“调值如大别山连绵起伏”等比喻,指导孩子们规范口部操与发音;9位小朋友登台讲述红色故事,实验小学甘贝同学分享开国少将太祖爷爷甘思的抗战往事:“爷爷总说,‘坚守信念、团结奋斗就没有跨不过的坎’,今天我要用标准普通话让更多人听见这句话。”

推普队成员指导小朋友做口部操

带队老师张新刚点评时说:“活动既培养口语传播人才,更种下爱国种子。从朝阳社区的情景剧演绎到今天的大别山故事讲述,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已能将‘勇当先锋’的精神内涵转化为规范表达。”

推普队同参加讲故事的小朋友合影

指导老师周萍萍总结此次红安之行时说:“推普队通过‘理论学习—遗址研学—实践落地’的闭环设计,进一步将普通话推广嵌入红色文旅与乡村发展场景。下一步,团队将整理调研成果,编制《红安“文旅+推普”实践手册》,让语言之力持续赋能红色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