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走进泰山皮影传习馆在光影与手作中触摸文化温度

发布时间:2025-07-30 09:27:55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三下乡团队学子走进泰山皮影传习馆,通过沉浸式体验皮影制作与创新设计,在光影之间感受非遗魅力。

一出热闹的《石敢当》皮影戏拉开活动序幕,一曲唱罢,引得在场学子连连惊叹。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学习传统技法,体验皮影制作。他们手握敲刀,专注地在经过脱毛、定形、染色的牛皮或驴皮上施艺,有人负责刻线,有人忙着穿线、上色、熨平。当亲手制作的皮影角色终于在灯光下跃动起来时,有同学感慨道:“动手实践后才体会到,传统工艺背后藏着‘不能急’‘要细看’的道理,这比任何课本知识都更鲜活!”

“皮影是一种慢艺术,你得陪着它慢慢走。”泰山皮影第七代传承人范维国老师一边绘制脸谱草图,一边向学子们讲述泰山皮影的故事。他回忆祖辈在油灯下雕刻皮偶的过往,也提及20年前尝试皮影文创的经历:“那时候很多人觉得‘不正宗’,但我觉得,传承就是要让它活在当下。”在研发中心的开放参观区,一群年轻设计师正为皮影概念系列配色。“你们年轻人爱什么,我们就试试往那上面靠。”范维国老师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非遗文化与时代同行的智慧。

团队成员还了解到,如今泰山皮影已形成从剧场演出到文创衍生的完整体系。由范维国带队的设计团队研发的文创产品已超百款,涵盖耳饰、夜灯、摆件、手机壳、IP联名盲盒等,这些文创产品既保留传统元素,又融合潮玩设计,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实践活动结束时,成员们以多种方式延续这场非遗之约。有人剪辑皮影短视频发布社交平台,有人将亲手制作的皮影赠予亲友,还有人默默记下台词唱腔,计划在选修课上展示。团队负责人表示:“今天大家在光与影的交错中,用双手触摸到可靠近、可共创的非遗文化温度,我们将用青年视角进一步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可能。”(图文:耿琦杰 张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