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从“六尺巷”看基层社区的和谐之道

发布时间:2024-11-05 13:52:02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吴佳潼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张家与吴家为宅基地起了争执。双方各不相让,然而张家一封家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展现出了豁达与宽容。吴家见状,也深受感动,同样让出三尺。于是,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诞生了,它不仅成为了地理上的通道,更成为了人们心中道德与和谐的象征。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六尺巷”的故事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宽容礼让、和谐共融的光辉。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种精神指引,对我们当今的社区建设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在基层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这张家和吴家一样,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一块公共绿地的使用方式、停车位的分配、上下楼之间因噪音产生的分歧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引发争执的导火索。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破坏社区的和谐氛围。

从“六尺巷”中我们学到,宽容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石。当社区居民面对矛盾时,若能有一方像张家那样主动换位思考,放下一时的意气之争,多为对方考虑一点,以宽容的心对待邻里,许多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在社区建设中,我们也需要积极宣传这种宽容的价值观,将“六尺巷”这样的故事深入居民心中,让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宽容的力量。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基层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居民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六尺巷”所蕴含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大家都以宽容、沟通为纽带,以社区管理为保障,我们的基层社区才能像六尺巷一样,充满和谐温馨的气息,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我们期待在“六尺巷”精神的指引下,更多的基层社区能够化解矛盾,走向和谐繁荣的发展之路,书写属于新时代社区建设的佳话。(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交通街道龙源社区:陈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