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学来加工新技术 促使产业提效能

发布时间:2024-10-31 14:35:59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桑坪镇依据山区实际,大力发展山茱萸种植,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管理模式,在老基地2万亩的基础上,又改造、新建山茱萸基地1万余亩,使山茱萸产值达1.2亿元,成为该镇山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但由于种植管理和生产加工技术落后原因,产业效益的最大化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了打破技术瓶颈,该镇采用把技术人才请进来传技术和组织药农走出去学经验的办法,为产业“输血”增能。太平镇在山茱萸加工方面有着技术优势,加工出来的山茱萸产品质量高、价位高,深受市场欢迎。此次该镇组织30多位种植户到太平镇参观学习山茱萸加工技术就是就是“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在细辛村加工点,整齐摆放在一起的4台山茱萸剥皮机在不停地运转,工人们忙忙碌碌地往机器上添倒山茱萸的果子。一颗颗去了核的果子掉落下来,个体饱满,晶莹剔透,像没有去核一样,吸引得大家纷纷弯腰抓起一把,细细研究。该村负责人从山茱萸果子的选取和烘果、加工、烘皮等技术,并利用现场道具,向大家进行详细演示和传授。

“过去我们加工时,用开水焯果子,产品颜色不鲜艳,质量不高,还造成加工时污水横流,不环保。”玉皇岈村今年60多岁的王长明,家里有200多棵山茱萸树,他算了一下账,照这种技术加工,他每年能多收五六千元!为了能把这些技术记住,他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录视频,生怕漏掉一句话和一个细节,脸上忙出了汗水。

在回龙寺村加工点,加工商户向大家重点讲了加工过程中烘果与烘皮的火候掌控技术。大家认真听,认真记,不时就不懂得问题进行询问。现场有问有答,乐此不彼,气氛热烈。“现在正是山茱萸加工季节,这种加工方法,我回去后一定得给老伙计们分享分享。”张庄村的韩刘洋,有一群“药友”,平时经常在一起探讨“药事”,今天他想把自己学得的技术回去后早点儿传授给大伙儿。

“山茱萸是名贵中药材,从种植到产品的加工都离不开科学,新技术不但能提高产品产能,更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能。这次我们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山茱萸加工新技术,就是让新技术走进来,扩大药农视野,用新技术增长见识,用新技术增强发展信心,用新技术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桑坪镇副镇长吴喜敏介绍说。(常建平,章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