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中秋特别活动“天涯共此时”在北京环球金融中心拉开帷幕。艺术节组委会联合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精心策划,汇聚了中国甲骨文书法巨匠、景德镇瓷器艺术大师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为了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活动在静态展陈甲骨文书法、甲骨文系列文创和景德镇不同系列的精美瓷器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非遗及传统文化市集。
“甲骨文书法是非常神奇的,可以缩的很小也可以放的很大,可以印在各种不同的材质上,但是都是美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甲骨文书法艺术赋能给各行各业,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和重视甲骨文书法艺术,关注甲骨文文化传承”。“甲骨文书法第一人”王茵高兴地说。
热闹的活动现场,观众可以亲手触摸到中国传统饰品的精致工艺,感受皮影艺术的生动趣味,体验章印艺术的独特魅力。
“四大名瓷各擅胜场:青花之古朴淡雅、意境悠远;玲珑之灵巧明澈、剔透动人;色釉之巧夺天工、异彩纷呈;粉彩之精细柔美、妙笔生花”。在琳琅满目的景德镇瓷器展区艺术大师江新亮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瓷器向观众仔细讲解。
“敦煌文化艺术的科技再现”也现身活动现场。天津科技大学梓人造物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李岩介绍,他们的团队开始了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交互式敦煌文创艺术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帮助用户更好的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通过智能设备,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静态的敦煌画面,还可以与之互动,聆听敦煌背后的故事。这种交互式体验不仅丰富了敦煌文创的感受,也使敦煌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同时,北京猿人遗址文创、古琴艺术、古筝艺术等项目的展示,也让观众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大学生文创和非遗佩香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作品,更是展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传统文化不仅是祖国的根与魂,也承载着沟通和社交的功能,尤其在北京CBD区域,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地,我们希望通过多样的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让离家的年轻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让国际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华非遗文化。我们期待与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展开深度合作,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传统非遗文化,通过文化展览、文艺表演、手工互动等丰富形式,将商业空间、人文社群等元素融入其中,共同打造有意义的快乐的生活方式。
此次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中秋特别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随着活动的圆满落幕,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再次绽放光彩。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使者,更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微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