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电总院)在京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3年度》是水电总院连续第八年编写的重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本次报告推陈出新,打破了以往分能源品种纵向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尝试以资源、开发、建设、利用、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国际合作等系统全面、突出重点地呈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根据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量6.8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待开发水力资源约2.86亿千瓦时,占技术可开发量的41.4%。预计2024年,常规水电发电投产规模600万千瓦时左右。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还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3年度》是可再生能源定额站首次编制的年度行业专项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常规水电受河段控制性工程影响,年度核准项目单位造价相对偏高。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造价水平总体稳定,100万~150万千瓦区间电站(占核准项目总装机比例74.9%)电站单位造价与上年基本持平。报告重点针对2023年度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水平进行了多维度、系统性分析,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客观的预测,总结了2023年定额标准管理、行业综合管理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近期工程造价热点问题研究成果。
两个报告的发布,展示了2023年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水利水电等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外交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节能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丹麦驻华使馆、荷兰使馆、英国驻华使馆、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IRENA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欧盟驻华使团、德国国际组织GIZ、各省区能源局、智库机构、高等院校,以及主要开发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行业协会,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企业等约300多家单位共500余位代表参加现场发布。
©微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