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党建引领“大托管”促增收 “品牌姜”兴产业

发布时间:2024-04-16 15:36:08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行土地“大托管”,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

近日,阜阳市2024年春季农业生产暨特色农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在马寨乡召开,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喜人场景呈现在大家面前。

推行“大托管”,让村民土地增效益

在马寨乡东王庄村民组小麦“大托管”示范基地,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长势非常喜人。现场会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解了无人机飞防、土地“大托管”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

东王庄村民组土地面积240亩,多数村民长年在外经商、务工,家中多为留守老人,劳动能力较弱。为补齐劳力短板,避免耕地闲置,2023年,马寨乡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大托管”。按照“党员+村民代表+村民”模式,推选出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群众基础好的8名村民代表组建东王村民组农业“大托管”理事会,对土地实行统一农资购买、统一农机耕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适时收获、统一订单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托管。

“实施‘大托管’当年,夏季小麦每亩收益分红1260元、秋季玉米每亩收益分红1160元,两季累计每亩分红比托管前净增收1200多元。”马寨乡党委书记王一鸣介绍,目前正处于小麦拔节出穗阶段,也是小麦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看长势,我们对今年夏粮丰收丰产十分有信心。”

据了解,2024年春节期间,东王庄村民组200多位村民欢聚一堂,举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百家宴,共同庆祝托管成效。

种好“品牌姜”,让群众就业有门路

在马寨乡朱大庄村生姜种植基地,一排排塑膜大棚在蓝天白云下银光闪闪,很是壮观。子牙生姜协会会长李如修为现场会与会人员介绍了马寨生姜的种植过程、基地的运营情况,与会人员实地观摩并品尝了马寨生姜的深加工产品。

马寨生姜,又名“小黄姜”,肉质鲜嫩、姜味浓郁、营养丰富,2020年12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产品。马寨乡气候地理特点适宜生姜种植,因此马寨乡素有“生姜之乡”的美誉。朱大庄村生姜种植基地由马寨乡子牙生姜协会统一经营管理,目前种植规模800余亩,亩产12500余斤。为了增产优产,该基地引进中科院“上壤熏蒸”等先进技术,实现马寨生姜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目前生姜基本全部播种完成,正处于发芽期。在生姜种植、管理、收储过程中,我们亩均用工约40人次,全年可带动就业30000余人次,满足了村民就业需求,让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李如修说。

建设“产业园”,让马寨生姜再增值

在马寨乡皮楼村生姜产业园建设工地可以看到,1号车间已经起了一层、2号车间已经封顶、3幢冷库基本框架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工地一派繁忙景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充分发挥“国标生姜”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马寨乡在皮楼村分两期建设生姜产业园。该项目占地面积41.4亩,一期总投资7900万元,预计2024年6月份竣工,8月份可以投产使用。投产后可解决1万亩产量的鲜姜储存、生姜腌制、生姜脱水以及姜丝、姜片、姜丸、姜茶、生姜提取物等各种规格姜制品生产加工,满载运营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解决近200名群众就业,年均利税超过1000万元。

据马寨乡党委书记王一鸣介绍,马寨生姜作为当地特色农业支柱产业,2023年,马寨乡生姜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左右。因本地缺少储存、加工能力,大多都售往外地。兴建产业园,目的就是把更多的生姜留在本地,通过深加工持续增值,把更多的钱装进村民自己的口袋。

“马寨乡土地‘大托管’,群众工作扎实,组织机制健全,全程公开透明,转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创新推行了以村组为单位的集中托管模式,实现了‘小田并大田’,消除了田间垄沟,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阜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郑久坤表示,希望马寨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组)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全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力求高质量、高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马寨生姜的国家地理标识效应,擦亮乡土特色品牌,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潘书培、赵健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