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7日,《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出版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此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政协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中共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委宣传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蒙古)有限公司承办。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以及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社会科学普及专项重点项目,并列入呼和浩特市政协历史文化重大项目,由青年文化学者赵子阳历时十年完成。作者在耗费大量精力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抽丝剥茧般捡拾起遗落在历史缝隙中的点滴史料的同时,或徒步、或骑行、或驱车,先后500多次、累计行程约6万里,深入阴山的“内脏”、历史的腹地,贴地考察了大量文化遗址遗迹,阅读与行走互为印证,历史与现实互为关照。全书60多万字、270余幅图,坚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独特的视角、宏大的视野,截取阴山、敕勒川、黄河“几”字弯、大黑河、呼和浩特、盛乐、六镇、武川等多个或大或小的楞面,以及生态、长城、边塞诗等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时空对照,点面结合,图文并茂,融学术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综合运用地质学、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对阴山敕勒川的历史人文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多维生动地阐释了阴山敕勒川融会农耕和游牧两大文化、影响中国历史演进、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辉煌人文,是研究北疆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佳作。
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文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呼和浩特图书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图书馆、呼和浩特市档案馆、敕勒川博物馆、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等单位接受了赠书。
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李文阁在致辞时说,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全区上下深入研究北疆文化的背景下,市政协将青年化学者赵子阳耗时十年用脚丈量、用情书写的呕心沥血之作——《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列入呼和浩特文史资料,是深入落实自治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也是为研究北疆文化研究方面做的一点儿贡献。这部书体现了特定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现实需要,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鸿篇大作和研究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讲话时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社科普及专项重点项目《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大众普及价值的著作,是几家单位共同推出的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成果。自治区社科联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紧紧地贯穿社科工作始终,有形有感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社科普及工作,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做好研究、阐释、宣传工作,持续发挥社科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观照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充分挖掘守望相助理念的丰富内涵,自觉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阴山敕勒川——农牧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长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多维展示了北疆地区多民族互动交往、多文化交辉交融的历史图景,既可作为专业研究阴山敕勒川地域文化的参考书籍,又可作为大众了解北疆地区历史人文的普通读物,是一部能够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共享之作。(田孟昕)
©微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