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制定“九个一”工作目标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4-01-15 13:20:06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近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安徽省集中授牌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皋城中学党委书记张克玉名列其中。

据悉,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简称“双名计划”)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校长队伍,在充分总结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实施的。教育部从全国遴选了300名教师和校长作为培养对象,20家单位作为培养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连续性系统化培养。旨在进一步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教育家型名师名校长,营造“教师终身学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有力支撑新时代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张克玉表示,本次“双名计划”,从全国遴选了150位校长,在成为“双名计划”培养的一员后深感使命和责任重大,自己当了九年副校长、五年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但感觉许多想法还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理论支撑。入选了“双名计划”,既可以通过培养基地提供的资源平台以及导师的指导,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理论储备,也可以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们学习借鉴。按照培养目标,“双名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在这三年里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通过自我加压、努力完成”,张克玉说。

据六安市皋城中学党委书记张克玉介绍,“张克玉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选拔于2023年9月完毕,共有成员15人,覆盖了六安市的四县三区,有合肥、宿州两个市的校长加盟。工作室本着共识共建、共享共生原则,带领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

工作室制订“九个一”工作目标

树立一个信念。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名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执行者,因此要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确定一个方向。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影响学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性因素。增强课程领导意识,提高课程领导技能,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提升教学指导能力,积淀课程领导智慧,建设强有力的学校教研团队,建立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应制度。

打造一支团队。工作室核心成员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研讨活动,积极开展校际互访,通过“入校诊断”“跟岗研修”等形式,加速校长成长。

帮扶一批学校。深入开展“入校诊断”活动,有计划地帮扶教育薄弱地区的学校,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研发一个项目。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参与区域课程建设与开发,呈现区域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理论体系、操作办法与实施路径。

创设一个论坛。每位学员不断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每年开展一次“皖西校长论道”活动,传播教育思想。

构建一种模式。汇聚整合教育专家和学者,依托有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名校长优质资源,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努力探索和构建校长成长的新模式。

形成一本专著。工作室成员要深化理论研究,围绕“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每年至少发表一篇研究学术论文。三年之后,形成一本课程建设的专著。

培养一批校长。打造一批有学术追求、有反思精神、有文化坚持、有创新品格的名校长。

在谈到成为教育部“双名计划”培养一员后的感受时,张克玉表示,教育者站位要高、视野要宽、目光要远,不能拘于一校(正确看待学校之间的竞争)、一时(初中三年),一事(文化课成绩)。他认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理想信念是“大先生”必备的要素。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一代一代人去努力,更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创新能力何时培养?是不是要等到上大学了、读研了去培养?创新意识形成的途径是什么?能不能靠刷题?“我认为来不及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必要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但刷题更多的是培养一个人的模仿能力。作为校长的我们,就需要引导教师去思考、去实践。”张克玉说。

有了家国情怀,办学就有了具体的目标,就需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创新意识如何激发?张克玉回答:“我认为课堂是主阵地。需要引导教师把以知识传授为单一目标向以知识传授、学科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为一体的多元目标转变。”

要实现教育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届一届的校长、一代一代的教师去努力追求,去奋斗。其中还包含着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最难的部分。张克玉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才会不畏艰难,才会执着前进。

据了解,六安皋城中学成立于2002年,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2022年8月,学校由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特等奖、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全省教育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女工工作先进集体、六安市优秀民办学校、六安市文明单位、六安市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随着“张克玉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在名校长张克玉的推动、领导下,用其创新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管理模式,一定能创造出教育界更加辉煌的明天。(孙国江、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