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行榜

打造全域旅游顶流品牌 助推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2-21 10:36:41 丨 来源:中国网 丨 责任编辑:杨海乾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围绕构建“北部平安旅游、南部文化旅游、西部民俗旅游、东部田园旅游、中部休闲旅游”发展格局,变“借光”为“发光”,让“流量”变“留量”,以全域旅游破题,以产业集群引流,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山东旅游高质量发展典型地区,岩岩泰山·青青岱岳精品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强化顶层设计,擘画全域旅游新格局。高标准规划。聘请权威规划机构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岱岳区全域旅游规划》《岱岳区旅游公共服务专项配套规划》等,为全域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集群式布局。突出多链带动、集群发展,构建五大精品旅游产业集群。以太阳部落等为代表,推动高品质景区集聚发展。依托泰山云集特色街区等项目,打造夜间休闲娱乐经济集群。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全域化农业旅游产业体系,打造泰山茶溪谷等“田园综合体”。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品牌,创建“文旅康养创新发展典范之区”。深入推进“文旅+体育健身”融合发展,打造省内首家集观光健身、越野竞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山地户外运动主题公园。

强化改革创新,打造旅游发展新亮点。创新引资模式。围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高端民宿、康养颐居四大主导产业,引进鲁商等21家工商资本,累计投资6.2亿元,走出一条“国有资本扛旗,本地企业跟随,当地村民得实惠”的招商引资新路子。在九女峰片区开创“乡村文旅+田园康养+667”的乡村振兴模式,被列为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获得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创新经营研发模式。严格遵循多主体共赢、全链条融合、智慧化推进理念。泰山黄精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成功研发大田、林下、山地三种立体套种模式,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创新特色旅游品牌。坚持“旅游+”,盘活区块资源,打造出以泰山茶溪谷为代表的农旅融合品牌,以九女峰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品牌等7个品牌,实现了全域旅游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泰山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大汶口文化风景名胜区、大汶口古镇等与泰山错位发展,打造“名山+名水+乡村”景乡一体化模式,构建“岩岩泰山·青青岱岳”优势互补新格局。全面释放休闲农业、乡村旅居、生态度假区等业态优势,将泰山“流量”转化为岱岳“留量”。

强化立体保障,营造文旅升级新环境。抓好政策保障。出台《“美丽岱岳·幸福康养”建设实施意见》《培育文旅融合示范区实施意见》等文件,统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资金支持。投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全域旅游规划编制、文化旅游形象宣传营销、文化惠民活动等。抓好智库建设。建立全省首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院,汇集50多位高端智库专家,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等结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搭建起智力服务平台。抓好环境优化。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升级农村村容村貌。改造提升旅游山路,实施绿化提升、电力改造、污水配套等56项工程,筑牢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抓好组合宣传。发挥新媒体、电商、OTA等线上平台作用,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引导游客进入和产品输出,拉动旅游消费。将全区100余处旅游景点及旅游体验活动赋予品牌,进行组合宣传,以农事体验为特色的“乐嘚嘚”、泰山茶溪谷、乐惠旅游等品牌已形成市场影响力,“花田北张”“故乡的云”“九女峰书房”等乡村景点、高端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岱岳旅游美誉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