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则河说酱酒篇
一,大家都说酱酒好,好在哪里?
有一种说法是酒里面含有金属硫蛋白,这不对,酱酒里面的四甲基呲嗪可以激活人体金属硫蛋白,预防肝纤维化,这个医学原理印度的医学家发表过论文,当然也必须考虑到剂量,茅台镇的酒四甲基呲嗪含量一般在每升5~15毫克之间。
二,白酒放得越久越好吗?
这个好与不好要区别对待,从生产角度讲,老酒作为调味酒画龙点睛,肯定越老越好,但从饮用角度看,酱酒存储15年以上则陈味,药味很重,很多消费者不一定喜欢这种陈味和药味。此外,五十度以上的高度酒越放越好,随着贮存的增加酯水解带来酸含量的增加,就可增加酒的余味和醇度,低度酒则在存放过程中会有一个水解过程,口感反而变淡。
三,什么叫国酒?遵循国学酿出来的酒叫国酒
酱酒是遵循国学的,用阴阳五行的原理,就可以把酱酒的生产解释清楚,金木水火土五行,和酸甜苦咸辣五味是相通的。
四,同样的酒,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喝出不同的口感?
第一,这与酒的温度有关,比如冬天很冷,而夏天温度很高,酒的口感就不一样;第二,这与个人身体状况也有关系,比如感冒、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都会影响对酒的评价;第三,饮酒场合的佐餐,对酒的口感影响很大。要鉴定一款酒,必须像专业人员一样在干净、恒温恒湿的评酒室内进行。
龙则河酿酒经历篇
一,龙则河:酱酒技术革命将来临,划时代的中国白酒即将问世
酿酒三十多年,龙则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及问不倒的知识,但他看来,酿酒科技发展到今天,跨界技术来了:纳米技术、自然小分子技术、量子纠缠技术等等,酱酒的技术革命很快会到,高品质的酱酒,划时代的产品即将问世。我们需要匠心,但更需要科学家。
二,中国名酒大师龙则河:顶级酿酒师作品,可以反映他的性格
茅台收购习酒后,科研所下属的车间被划给生产部门,此后研究所成虚职部门,当时龙则河正担任科研所所长,在他看来,只做科研而远离生产,就等于吃白饭混日子,于是果断辞职。他觉得,酿酒师像中医,面对酒体缺陷,要寻找合适的药方,对症下药。
三,龙则河:好喝不上头其实只是中国白酒的及格线
很多人认为好喝就是好酒。但仅仅说好喝,喝了不口干,不上头,第二天没有不舒服现象,这只是一个很初级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酱酒,包括所有中国白酒都应该做到的一个初级标准。
四,酒界“杠精”龙则河:酿一品酒,做一品人
龙则河是习酒三千多位车间工人中第一个科班大学生,后师从酒界泰斗,中科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庄名扬,研究水平一流;而过去三十年来,龙则河一直活跃于生产一线,酿酒技艺炉火纯青。他还是个完美主义者,一次次反复实验,不允许自己的产品存在任何缺陷。
五,鲜为人知的第六届白酒国家评委考试:对重香轻味趋势“踩刹车”
第六届白酒国家评委考试,培养了一批承上启下的国家级评委,这次考试扭转了中国白酒多年来“重香轻味”的趋势。当时,和龙则河一起考入国家评委的,还有现任习酒公司董事长的钟方达,以及现任茅台总工程师王莉。
酿酒成果篇
一,为什么他的酒能多喝30%还很舒服?答案都在这些工艺细节中
针对酱酒传统工艺中不可避免的杂醇油等微量物质,中国名酒大师龙则河发明了一种酱香型白酒制备工艺
(专利号200910303080.7)。这项工艺包括下沙,糙沙及发酵蒸酒步骤,其中,在第2至第7轮次蒸馏取酒时,按比例在传统酒醅中加入酒醅,强化酒醅在发酵时的温度和用曲量都和传统发酵不同,所制得的酱香型白酒降低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含量,提高了酱香酒中有益健康成份,并经实验证明在相同酒精度的前提下可比其他白酒多喝30%而不醉,即便喝醉,酒醒后也不会出现异常感觉,如头疼等症状,不诱发肠炎,并且白酒的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丁达尔实验篇
一个普通小手电筒,凭什么就能鉴定酱酒好坏?
中国白酒是胶体溶液,也存在丁达尔现象。在白酒中,粒子的体积分额、属性、尺度、形状、分布不一样,白酒所表现出来的感官特征也各不相同。粒子的最佳状态是均匀,且结构稳定,但这样的分布结构需要时间,这也是白酒存储的原因。
©微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