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干啥子都巴适得板!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
摆摆有关成都的龙门阵
天府益州城
成都,古称益州
为汉代五都之一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
与扬州一并成为全国最繁华的
工商业城市
“水陆所凑,货殖所萃”
各地商贾纷至沓来
一派繁华景象
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
故有扬一益二的美誉
宽窄巷子,成都少城的中心。
成都太古里和IFS,古老和现代无缝衔接。
成都所处的四川盆地
虽远离海洋深居大陆腹地
却是中国唯一具有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沃野千里、降水丰沛
26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积
养育了上亿蜀地儿女
这里水系发达
平原上河网密布
都江堰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这里土地肥沃
饱含营养丰富的腐殖质
农家院落和乔木、竹林及耕地形成川西林盘。
这里风景优美
堪比世外桃源
(横屏观看)
邛崃地处成都平原,远处雪山为大雪塘。
然而在古时
成都却并不风调雨顺
岷江进入成都平原后
泥沙沉积抬高河道
雨季泛滥成灾
如遇旱灾
则往往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及至秦郡守李冰父子历时八年
修成了都江堰
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
大多已湮灭于历史的黄沙
都江堰历经 2200余年
仍在持续浇灌千里良田
成为现存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
水利工程
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泥沙少淤、水旱从人
成都平原
由此成为天府之国
宝瓶口是都江堰引水工程的龙头。
天堑变通
途
四川盆地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秦并诸侯到元灭南宋
多先取蜀而定天下
楚汉对峙
刘邦坐拥天府之国与项羽争锋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因之以成帝业
三国鼎立
蜀汉占据益州险塞
沃野千⾥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定中原
虽出师未捷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却成为
兵家传世经典
(横屏观看)
被称为入蜀咽喉的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四川盆地
也可以成为天下动乱时的大后方
安史之乱
唐玄宗避难蜀中
黄巢起义
唐僖宗再逃成都
无论是两晋流民入蜀
还是南宋靖康之难
天府之国一直是中原居民的
庇护之所
抗日战争
350万川军东出盆地
64万余人血洒疆场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建国后
四川盆地重要的战略地位
倍受重视
李白当年慨叹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早已成为过往
如今的蜀地地崩山摧
天堑变通途
1952年,成渝铁路竣工
1958年,宝成铁路通车
1970年,成昆铁路建成
以成都为中心
西南地区“丁”字铁路网正式形成
三线建设对西部
意味着一次举国工业力量的大融合
更是一次工业科技人口的
超级迁徙和塑造
成昆铁路是铁道兵筑造的一项超级工程。
2020年11月8日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
正式开工
完全通车后
成都到拉萨1600公里
仅需13个小时
可谓朝发夕至
2021年,川藏铁路拉萨到林芝段开通。
还是中国第二个拥有双4F机场的城市
新建的天府国际机场
不论从航站楼规模
跑道数
远景客运量
已十分接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天府国际机场4座航站楼和6条跑道修好之后,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亿人次。
三主三辅的铁路枢纽规划
双4F机场的宏大布局
放眼全国
也并不多见
按照成都2035规划
未来的成都
不仅是中西部的重要节点
更是具备竞争力的国际枢纽
(横屏观看)
成都东站为14台26线,旅客发送量可达每小时2.4万人次。
进击的成都
意气风发
规划了世界最长的中轴线
天府大道
天府大道南至眉山,北至德阳,长度超过150公里。
开通500公里地铁
速度国内最快
成都继北上广之后
正式跻身轨道交通第四城
截至2022年2月,成都轨道营运里程为557.8公里。
“天府金城古益州,文饶节钺旧风流”
因人间烟火而闻名的成都
并没有跌入休闲之都的围城
它厚积而薄发
成为西部重要的中心节点城市
走出了一条
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城市之路
天府桃花源
成都不是帝都
没有日照红墙的恢弘
也不是魔都
没有高楼入云的摩登
但成都人依然在这座城市热烈地活着
老一辈人说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这句话足以看出
舒适安逸的成都是名副其实的桃花源
成都太古里,古色古香令人沉醉。
在成都
可以去宽窄巷子、锦里感受老成都的味道
可以去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喝茶、采耳
也可以去IFS、太古里体验现代化的潮流成都
不管是“九天开出一成都”的壮阔
还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闲暇
都令人心动不已
暖意融融的夏日午后,可以来人民公园喝茶、采耳,巴适的板!
成都还是“吃货天堂”
对于成都人民来说
崇尚美食已成为长久以来的信念
龙抄手、夫妻肺片、担担面、三大炮、红糖冰粉
这些名扬内外的成都美食
如今在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都能随处可见
最巴适的美食,隐藏在小巷之中的苍蝇小馆。
这一锅麻辣火锅,谁看了不上头?
抄手?馄饨?傻傻分不清楚。
豆腐花你最爱甜口还是咸口?
美味三大炮,香甜可口、不腻不粘。
这碗食材丰富的冒菜,可以作为火锅的平替了。
老妈蹄花,吃了这碗不想家。
甜水面配上脆脆的花生碎,感觉相当好。
吃饱喝足后不妨再去撸撸大熊猫
来到成都,你会发现
这里的大熊猫以“群”为单位出现
在大熊猫的科研繁育和保护方面
成都既有着世界瞩目的先进经验
又有着深入的群众保护意识
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
随时会与熊猫不期而遇
游人来成都,很难不带走一只“熊猫”。
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交相辉映
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
这就是我的老家成都
回到成都
你可以放下紧张的生活节奏
泡一盏清茶、捧一册好书、吃一顿热闹的火锅
尽情享受“天府之国”的巴适
聊了那么多
相信钛粉们一定对成都无比神往吧
如果觉的光看图文还不够爽
小太推荐各位来喜马拉雅FM
这里有许多阳光主播
用方言带你游成都
开始你的成都游吧~
©微视中国